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mt.sohu.com/it/d20170524/143283655_255990.shtml"
原標題:當PCB/SMT老兵遇到工業自動化,思考小微企業的柔性生產特色之路|新硬件·新制造這兩年,深圳灣陪同Terry老師(前富士康副總裁程天縱)深度走訪了一批珠三角的大型制造工廠,并以獨特的視角進行了一系列以「新硬件·新制造」為主題的系列報道。上周,我們邀請到了兩家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業公司,對目前中國的3C制造業生態進行了深度剖析。而在活動的第二天,我們便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信中講述了一位在PCB和SMT行業里打拼了二十年老兵的感慨與夢想。二十年的時間,我們見證了深圳這座理想之城所承載的光榮與夢想,看到了在工業機器人、IoT工廠等前沿技術的帶動下,制造業生態、硬件創業環境的巨大變化,而這一系列改變也讓深圳灣對「新硬件·新制造」有了新的思考。-shenzhenware-一提制造業就會有人嘖嘖的感慨low......中國自動化水平整體落后,但我們不該妄自菲薄,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制造業生態。這是在中,李群自動化CEO石金博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或許會讓很多人感覺到「中國制造」目前的尷尬處境,卻更應該讓每一位制造業的從業人士感到驕傲。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制造的標簽貼滿了全世界,為歐美發達國家人的衣食住行帶來便利。一只牙簽,一包干燥劑,任何一件非常小的產品在中國制造的巨輪推動下生產下都能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中國的工業4.0與德國不同,世界上70%的制造業在中國,中國主要是要解決人的問題,解決效率問題。這段來自橙子自動化總經理邵勇鋒對中國自動化現狀的評價,深深觸動了坐在臺下的劉德榮。劉德榮是一位在PCB和SMT行業里摸爬滾打了二十年的老兵,從一名打雜的助手一直到后來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這一路見證了深圳3C電子行業的演變與繁榮。在開始論述之前,我們先介紹一個概念:PCB(PrintedCircuitBoard),即印刷電路板,是電子工業中必不可缺的核心部分;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即表面貼裝技術,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在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洲,電子信息工業發達,產業鏈完整,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劉德榮的英創立電子有限公司也是這類企業中的一員,這類企業的以代工生產為主,訂單有品種多、批量小、交期快、個性多等特點。然而在目前國家提倡產業升級,提倡工廠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轉推動的趨勢下,這類企業也開始有了煩惱。▎一封PCB/SMT老兵的來信,憂心與夢想共存劉德榮給深圳灣的來信,相信這也能引起深圳眾多小微企業從業人員的共鳴。郵件內容較長,請滑動下文方塊查閱全文。我和我追逐的夢——參加深圳灣活動的感想我是劉德榮,一個在PCB和SMT行業里打拼了二十年的追夢人。二十年前我在電鍍車間第一次接觸到一個叫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東西,驚嘆于這么小一個玩意兒能控制電鍍線上龍門吊車那么復雜的運行軌跡,只有香港的工程師才懂得如何編程和調試。二十年后,我看到一群八零后的創業者可以通過一套系統來監控一整個手機工廠里面的設備運行狀況和生產數據。產線上很多我熟悉的工序都改變了模樣,取代工人的是一臺臺工業機器人以及自動化生產線。我很羨慕這些年輕人,他們接受過良好的大學教育,接受過實驗室里嚴格的專業訓練,學習了國內外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對客戶行業有深入調研和分析,還拿到了豐厚的投資。他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繼續深入挖掘市場和客戶需求,整合國內外技術和資源,提供最適合的整體解決方案,快速迭代不斷推陳出新,逐步搶占國外設備和系統的市場份額,數量中國自己的名族品牌。我也很羨慕那些能使用他們設備和系統的公司,他們有規模有需求,任何一個工序實現了自動化都是對整體效率的提升,也就意味著在成本上取得了更多的優勢。我在羨慕的同時,也在為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感到憂心。我的工廠是專門生產樣品小批量的SMT工廠,訂單的特定是:「多品種、小批量、交期快、個性多」。我們每條SMT生產線平均每天專程4次,每個月生產超過200款新機種,每年2500款新機種。我們的訂單量從1片到1000片都有,大部分的訂單每次投單數量為200-500片。我們的快件曾承諾料齊48小時交貨,樣品小批量料齊后4-5個工作日交貨。我們每個訂單的物料清單不同,生產工藝不同,清洗標準不同,包裝要求不同,貼標規格不同。我們為了幫客戶找200顆芯片,從世界各地東拼西湊才買齊。而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石博士和邵總公司的設備和技術怎樣能幫助到我們企業?這也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我們是典型的柔性生產,敏捷制造。石博士說:「所謂柔性,就是沒有標準。」我深表贊同。同時我也有自己的定義:「柔性生產是一種人與設備、系統高度協同的生產模式。」很多老板上自動化的目的是要取代人工,降低成本。但這只適用于單一產品大規模生產的模式,規模越大,優勢越明顯。而對于很多小微企業來說,上自動化面臨兩個問題:資金和人才,而這些都無法短期內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員工對單一產品大規模生產企業來說是「一臺狀態不可控的設備」,所以,用更穩定高效的設備取而代之就順理成章。員工對我們企業來說就是寶貝,特別是那些有經驗的,有責任心的,有多技能的老員工,是決定品質和效能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要問,管人多麻煩啊!為什麼不去做大規模生產的企業呢?全是自動化生產線,機器開著如同在印鈔票,豈不快哉?因為我也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幫助客戶孵化新產品,研發新硬件。我也想尋找一條小微企業柔性生產的特色道路。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我們永遠只能做世界工廠。如果沒有研發的試錯和迭代,我們永遠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創造」這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實現的,得經過很多人不懈努力。而我們就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石博士說:「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我也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去做的。邵總說:「我還年輕,應該為這個行業多辛苦一些。」我不年輕了,為夢想吃苦也是應該的。——劉德榮▎如何實現自動化升級,已經成為OEM企業的煩惱電子信息產業至今仍是深圳的支柱產業,產業規模已達12000多億,約占全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的1/7。在深圳有華為、中興、TCL等一大批電子信息龍頭企業,更有一大批應時代需求而生的小批量精益制造加工的企業。電子廠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型企業在深圳灣「新硬件·新制造」欄目中,就曾報道過一批小批量生產的典型企業,其中有,也有。正如劉德榮所提到的,傳統的代工企業由于「每個訂單的物料清單不同,生產工藝不同,清洗標準不同,包裝要求不同,貼標規格不同」的生產特點,不像做標準產品的大廠那樣可以大規模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如何利用工業機器人、利用先進的自動化管理平臺,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幫助這些企業實現柔性生產,敏捷制造,才是他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在重壓之下,眾多傳統的OEM企業開始紛紛向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轉型,并逐漸開始重視自主知識產權,開始做有創新力的產品,開始發展自主品牌。▎機器換人可能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如何實現柔性化生產是關鍵中國的工業4.0像一艘航母一樣,推動著中國不斷前進。而對這些小型小批量柔性生產的OEM公司來說,在經歷了人口紅利帶來的「繁榮時代」之后,也在開始思考著如何走一自主創新的道路。或許很多OEM公司依靠多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渠道優勢,及珠三角天然的產業鏈優勢,至今依然活的挺滋潤。可人口紅利不再,成本優勢不再,互聯網的崛起與滲透也促使生產方式、管理理念、生產設備、甚至原材料都將發生重大變化,這些因素已經開始讓一些企業家對未來產生擔憂。「如果沒有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我們永遠只能做世界工廠。如果沒有研發的試錯和迭代,我們永遠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是劉德榮的心聲,也是眾多深圳OEM企業老板的心聲。怎么創新?機器換人真的是大勢所趨嗎?對于這些廠家來說,純粹的追求以自動化設備、批量生產、降低制造成本為導向的「機器換人」可能存在陷阱。因為對他們來說,「機器換人」的關鍵是如何實現軟件的柔性化、敏捷編程,或自動編程,就像TPS(事務處理系統)中的「快速換模」一樣。國務院參事湯敏教授曾說過:「未來中國,以大批量生產、低成本取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遷到東南亞勢不可擋,中國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產能。」在他們看來,如果中國能大規模的改造生產制造系統,使之都具備柔性化生產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業留住中國。(撰稿:談喆@深圳灣)■·●熱門活動●·●●●深圳灣(公眾號ID:shenzhenware)將持續關注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系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閱讀()搜狐評論有獎調查投訴
關鍵字標籤:pcb assembly
|